每个教室里有一块黑板。黑板上写许多字,字与字之间产生一种神秘的光束,钟声化为光路,打在青春的角落。
——题记
浓雾·微光
汗水点点淌下,滴落成墨,绘就这张以青春为名的水墨画。而我缓步入画,沿着小径前行,抬头,雾霭沉沉,远方小路消失在浓雾之中,道路显得迷茫难辨。我于浓雾中穿过时间隧道,在月色朦胧中望见一片月落床,四壁风入衣;望见古时贫困农民,耕则常饥,桑则常寒。回到现实,有人为了生计放弃已有所成的学业;有人因付不起昂贵医药费而放弃梦想;有人被碎银几两压弯了腰,无数人迷失在一条又一条道路中。
随着月亮的渐渐升起,月光穿透团团浓雾,漏出星星点点的微光。祖国不停出台各个补助政策,医疗保险,无论是袅袅炊烟的小小村落,还是崇山沃野,大江大河,皆被温暖的微光所渐渐包围。痛苦不再,泪水不再,被迫放弃的梦想重新从土壤中探出小绿芽,微光点点,聚而成炬,国家资助,助我们飞翔。
陈延年先生曾言:“少年的肩上,有清风明月和国家担当,挑起时代的脊梁。”青年人就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,有所作为。祖国寄希望于青年,寄温暖于青年,扶贫助学,健全资助政策体系,圆每一个孩子大学梦。生在华夏,何其有幸。
春雨·沐光
阳春布德泽,万物生光辉。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年纪,以步伐为毫,以汗水作墨,提手执笔,去写奔跑里的青春芳华。春雨洒落,飘飘杨柳拂去角落灰尘。春雨落一滴,树芽胀一丝,得到资助的孩子,被春雨洗去心头阴霾,带来枝桠荣茂之欢喜。
但在寒门学子心中总有一潭浑水,那是心中自卑,光阴弹指过,时间的魔爪在里面搅动着,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,守着自己的角落,不停探寻着通往罗马的小路,当他们披荆斩棘,跨越千里,可是这时却发现有人出生便在罗马,乘着扶梯直上青云。
更有甚者,大声斥责“小镇做题家”几乎就是高分低能的代名词,他们缺乏资源见识,在城市的灯红酒绿中迷惘无措,在社会的人来人往中谨小慎微。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惨淡碰撞,令人猝不及防,当寒门学子灰心丧气之时,国家资助躬身常送雪中炭,施惠政育于学子,用铿锵有力的话语告诉我们,比起起居高临下的前者,或许从深壑中,一厘一毫向上攀登的后者才是真正的勇士。春雨朝夕起,翠绿日日深。国家资助对于我们从来不是一串冰凉的数字,而是冰封湖面倏忽传来的那声碎裂轻响,是日光洒满积雪融化的山峰旁的沐浴着阳光的新芽。
秋实·生辉
春花无数,毕竟何如秋实。国家资助见证了一颗果实成熟的过程,从在春雨的滋润中,第一朵花瓣的掉落,到秋日青涩的果实逐渐膨大,在一个个灿烂的日子里凝聚日月精华,寒门学子得以染上丰收的颜色。国家给予他们帮助,让他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,不仅促进社会之发展,更照亮了国家未来之前程。正因如此,在国家资助政策下的我们,更应该明白国家的良苦用心,体会到国家给予我们的关心与厚望,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,用自己的青春馈以祖国最大的回报!
“采庶子之春华,忘家丞之秋实。”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中科院博士黄国平曾发表过一篇致谢信,字里行间透露着他一路过来的艰辛与感恩。如若不是祖国母亲的辛勤哺育,如此年少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?是压坏了我们正在生长的骨骼吗?亦或是用我们的懵懂青涩与这个世界斗争搏取生计吗?我们羽翼单薄,身形瘦削,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弯道,发愤图强学新知,我们可以关注社会时事,修学行德,做莘莘学子,守学者之本。
以隐形之助,传有爱之花。资助政策就像集结号,把干万个困难学子召集到象牙塔里,让年轻的梦想得以飞翔,他吹暖的是寒门学子的心,吹响的是奋进的最强音。黑暗的天空因为有了群星的点缀而璀璨,平凡的我们因为有了感恩而不平凡。青年正是人生中最应该奋斗的时期,国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代,奋斗与拼搏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。孙中山先生曾在演讲中发表过对青年的殷切希望:“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,置之于自身之肩上。”百余年后的今日,我们当不负先辈教诲,不辜祖国点灯,砥砺前行。愿我们都能接过这份关爱的接力棒,将爱洒向人世间的各个角落。
我们于群山之巅,见国卫家安,我们在红旗之下,仰祖国光芒耀眼。不坠丹志,不负来时,心中许下的旦旦誓言,是疾风割不断般的对祖国的深深眷念。且以挚诚,以奉献,筑凛然,盼这盛世更加富强。
23高专小教2班陈琪琪